Banner
首页 > 新闻动态> 内容
|利来老牌释放石化产业转型“绿动力”
- 2025-01-31 00:02:54-

  

利来老牌释放石化产业转型“绿动力”

  ★“通俗讲,这套装置就像咱们厨房的一盆水,食物冻得太厉害就放里面隔水解冻,这盆水的温度也降下来,反过来还能给特别烫的食物隔水降温。★★★”刘景俊笑着解释。★“但是咱们的规模可要大多了★。”据介绍,项目创新研发冷热互换技术★★,冷能转换效率超过95%。“石化装置那边35摄氏度的甲醇通过这个管道输送到冷热互换装置★★★,与零下150摄氏度的液化天然气进行能量互换,液化天然气汽化后直接进入外输管线★★。而甲醇通过吸冷就会变成零下79摄氏度的冷甲醇,然后携带着这一股冷能再返回到石化装置。”刘景俊说★★★,互换站能实现长达22公里的超远距离冷能输送★,将源源不断的冷能输送到乙烯项目中★★,目前已创造了346吨/小时的国内最大冷能利用量,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从天津中心城区出发开车一路向东南★,海岸线边的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出现在眼前。不同于印象中的传统化工园区,这里的生产建设显得格外安静,空气中也没有想象中的烟尘和异味。

  据介绍★★★,南港工业区近年来结合石化产业基础探索低碳转型,一方面做好园区能源供给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与企业合力推动降耗,园区★★★“多源互补”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基本建成。2025年★,园区预计绿电交易总量约20亿千瓦时,占用电总量超过40%。

  占地109平方公里的南港工业区★★,是天津石化产业的主要承载地,吸引了40多家石化企业在此投资。“作为专业化工园区,化工行业能耗高★★、碳排放强度大的特点也是我们绿色转型的发力点。结合园区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我们重点在绿电应用、海水淡化推广和能源循环利用上做文章。”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刘红伟介绍★★。

  ★★“石化产业产业链条较长★,我们通过加强规划引导★,不断提升园区上下游互联互供水平利来老牌,争取在产业链内‘吃干榨净’★,降低排放与能耗★。”天津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元驰表示。

  与冷热能互换站相距数公里,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LNG)冷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电、热、冷、工业气体等于一体的能源公用岛,达产后预计年节能量1★★★.722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86万吨★★。

  前不久,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在南港正式投产★★,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与大型石化产品生产装置之间的能量耦合,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300万立方米、节电300万千瓦时。

  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液化公司总经理刘景俊介绍★,“化工企业的乙烯装置需要冷能给设备降温确保安全生产,而我们需要热能将低温的液态天然气加热至气态★★。项目正是以液化天然气为冷能,以乙烯生产装置富余热量为热能,通过清洁能源甲醇作为介质在高低温换热器中进行能量交换,形成冷热能循环★★★,有效降低能耗、实现绿色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