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首页 > 新闻动态> 内容
泄洪、分洪、行洪、蓄滞洪区到底是啥意思?
- 2025-02-07 07:59:00-

  “泄洪”“行洪★★★”“分洪★”★★★“蓄洪”“蓄滞洪区★”等一系列水利相关的概念词汇进入到大家的视线★。这些词儿具体到底是啥意思?戳视频了解↓↓↓

  泄洪是指,由于水库上游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水库超过一定水位(汛限水位),为避免水漫洪溢,或库坝、堤堰溃塌而造成严重的灾害,采取的开闸向下游河道排泄洪水的调度措施,保证水库大坝安全。

  当下泄的洪水超过了下游堤防的防洪能力的时候,必须采取其他防洪措施,比如:分洪、蓄洪。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人民日报微博、央视新闻、津云★★、中国水利报等责编 魏礼园

  一般而言★,行洪区设在天然河道及其两侧或河岸大堤之间,会在大洪水时用于宣泄洪水;

  因此,要适应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利用湖泊洼地和历来洪水滞蓄的场所,有计划地蓄滞洪水★★。

  堤防工程可以防御一定标准的洪水★★,但是对于超过堤防防御能力的洪水,尚不能完全控制★★。

  蓄洪区是分洪区发挥调洪性能的一种,是指用于暂时蓄存河段分泄的超额洪水,待洪水情况许可时,再向区外排泄的区域;

  做好分洪口门和进洪闸开启准备,无控制的要落实口门爆破方案和口门控制措施★;

  蓄滞洪区的启用按照既定的流域或区域防御洪水调度方案实施,其启用条件是:当某防洪重点保护区的防洪安全受到威胁时★,按照调度权限★,根据防御洪水调度方案★★★,由相应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下达启用命令,由蓄滞洪区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滞洪区也是分洪区发挥调洪性能的一种,它具有“上吞下吐”的能力,主要对河段分泄的洪水起到削减洪峰★★,或短期阻滞洪水作用。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遇到水库泄洪和河道行洪时应停止所有涉河活动★,远离河道!

  近几日★★★,京津冀和东北等地紧急应对强降雨,多部门多举措做好洪水防御工作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蓄洪是河道穿过山谷、湖泊★、洼地★★★,上中游建山谷水库、中下游建平原水库,汛期拦蓄洪水,削减洪峰流量等。

  分洪区会利用平原区湖泊、洼地、淀泊修筑围堤,或利用原有低洼圩皖分泄河段超额洪水;

  分洪包括向行洪区分洪或向蓄洪区分洪,用以存蓄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降低洪水对河道两岸堤防的压力。

  一旦决定启用蓄滞洪区★★★,就会人为地炸堤或者开闸引流★,洪水会进入农田和村庄,这与个别洪水漫堤造成的灾害是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在启用蓄滞洪区前★★,相关部门就会转移蓄滞洪区内居民,在运用蓄滞洪区的过程中,也有专门人员严防居民擅自返回,整个过程都来自科学的预判★,并在严格的管控之下进行★★★。

  当洪水太大,“水来土挡★★★”的方法很难奏效,“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才是治水出路。

  蓄滞洪区是指河堤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其中多数历史上就是江河洪水淹没和蓄洪的场所。包括行洪区、分洪区、蓄洪区和滞洪区。是江河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重点防洪安全★,减轻灾害的有效措施。

  泄洪要考虑下游河道过水能力的约束,是为了扩大河道过水★,使洪水能畅通下泄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