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首页 > 行业知识> 内容
|利来老牌储能行业陷入“价格战” 大电芯或为破局关键
- 2025-02-03 21:38:45-

       

  高承远认为,储能企业要想实现突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升储能系统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智能化管理、负荷预测、实时协调控制和充放电管理等技术手段★★,提升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经济收益;改变最低价中标模式,鼓励平均价中标或略低于平均价中标,关注产品质量可靠性、履约能力、企业长期发展等综合评价指标★★★。此外★★,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11月23日,华润电力控股新疆重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项目0.8GW/3★★★.2GWh储能系统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等5家企业入围★★,报价区间为0.439元/Wh至0★★.4532元/Wh,其中1家企业预中标单价为0.439元/Wh★★,创历史新低。

  储能成本主要由储能电池(电芯)、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消防★、温控、结构件等其他组成部分构成★★★。其中,储能电池是成本的核心环节,占比约为设备成本的50%—55%;PCS占比约为10%—15%;BMS和EMS占比分别约为9%和5%。

  面对如此低的价格,储能企业盈利空间十分有限。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通过低价竞争来抢占市场份额。★”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未来,随着储能进一步降本增效,“光伏+储能”将更具竞争力。实际上★,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光储融合★★”作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核心技术路径之一,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焦点★。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过利来老牌,在价格降低的同时,储能行业规模却日渐扩大。高承远认为,今年以来储能装机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速,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的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国家能源局持续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推动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此外★,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也带动了储能成本的下降,进一步推动了储能装机量的增加。

  ★“★★‘光伏+储能’的平价时代即将到来★★,那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同时注重品控★★、降本增效的企业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业内人士表示。

  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另一方面,储能企业打起了激烈的★★★“价格战”,中标价格持续创新低,甚至出现“赔本赚吆喝”的情况。

  作为储能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储能电芯大型化目前是一种趋势,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电池企业均在布局储能大电芯。高承远表示:“大电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降本方法,大电芯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提升★★,Pack零部件使用量减少,度电成本更低;同时★★★,大电芯系统串并联减少利来老牌★★,BMS管理精度提升,安全性能也会有一定程度改进。因此★,布局储能大电芯有助于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是储能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储能市场的火爆主要得益于需求侧的拉动★,除了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还受益于光储配套项目的拉动。★”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储能系统价格从年初的每瓦时接近1元降至如今的每瓦时不足0.5元。★★★”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外★,还应该对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考量,例如综合考虑运维等整体成本★★,而不只是前端的产品成本★★,可以通过AI赋能来提高效率★★★。★★”